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,主题是“配合打造有韧性的未来”。近年来,海内韧性都会建设的脚步加速,不少都会都提出了韧性都会建设的目的。
怎样的都会才算有“韧性”?海内韧性都会建设还需朝哪些偏向起劲?在国际减灾日到来之际,《新京报》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清静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占辉。

海内韧性都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
新京报:第34个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“配合打造有韧性的未来”,“韧性都会”起源于那里?什么样的都会才算有“韧性”?
孙占辉:“韧性”是从物理学演化而来的看法,起源于拉丁语“resilio”,本意是“恢复到原始状态”。上世纪70年月初,这一看法被用于生态系统研究中,厥后逐渐扩展到社会生态系统等领域。本世纪初,韧性的理念被用于都会重大系统,随之爆发了韧性都会的看法。约莫在2012年,我国学术界最先关注韧性都会,随着研究事情一直深入,韧性看法的寄义也日益富厚。
韧性在整个防灾系统中处于最顶端的位置,代表最高级别的清静。通常,韧性都会指都会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攻击,坚持其主要特征和功效不受显着影响的能力�;痪浠八�,当灾难爆发时,韧性都会能遭受攻击,快速应对、恢复,坚持都会功效正常运行,并通过顺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难危害。一样平常以为韧性都会及都会妄想、建设、刷新、管理、文化等多个方面,要抵达稳健性、多样性、冗余性、恢复性和顺应性五大特征。
新京报:海内“韧性都会”建设情形怎样?面临哪些挑战?
孙占辉:北京市是天下首个将都会韧性这一看法写入总体妄想的都会,《北京都会总体妄想(2016-2035)》明确提出了“增强都会防灾减灾能力,提高都会韧性”。2021年,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《关于加速推进韧性都会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从统筹拓展都会空间韧性、有用强化都会工程韧性、周全提升都会管理韧性和起劲培育都会社会韧性4个方面,提出了推进韧性都会建设的主要步伐,明确提出到2025年,韧性都会评价指标系统和标准系统基本形成,建成50个韧性社区、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,形成可推广、可复制的韧性都会建设典范履历。
上海韧性都会建设聚焦都会生态清静和运行清静,《上海市都会总体妄想(2017-2035)》提出,要建设“更可一连的韧性生态之城”,从生态、情形�;ず投蓟岱涝旨踉秩鑫忍岢隽巳托远蓟峤ㄉ栊卸�。
总体而言,我国韧性都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,系统尚未形成,韧性都会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首先,韧性和生长需要统一妄想、通盘思量。随着城镇化一连推进,生齿、修建、生产、财产的群集也对种种灾难危害爆发放大效应,种种“都会病”引发的综合性危害日益增添。在优化都会功效、提升都会治理效能的同时,提防化解都会运行中的危害,提高都会的韧性日益主要和迫切。
其次,都会防灾减灾救灾仍然保存薄弱环节。时下自然灾难易发高发,多灾种集聚和灾难链特征日益突出。然而,我国在统筹协调机制、抗灾设防水平、救援救灾能力等方面仍保存缺乏,亟待补短板、强弱项。
再次,都会基础设施韧性建设仍保存缺乏。都会生齿规模重大,水、电、气、热等种种都会基础设施负荷压力大,都会基础设施一旦受损,将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和经济生长。目今,都会基础设施运行的基础情形和底数尚未完全掌握,基础设施清静运行监测预警仍保存缺乏。
别的,下层基础事情亟待增强�O虏闶巧缁嶂卫淼摹白詈笠还铩�,也是应急时处置惩罚突发性事务的“最先一公里”。我国下层社区漫衍广,灾难种类多、隐患大,灾难事故突发、多发、频发,下层面临职员伤亡和工业损失的现实危害。
未来须增强韧性社区建设
新京报:建设“韧性都会”关于人的生命工业清静、社会稳固和经济生长,有怎样的主要作用?
孙占辉:随着近年来种种极端天气的泛起,种种自然灾难的攻击给我们的城建事情带来反思,这些都让我们对建设韧性都会有了更感性的熟悉和更迫切的要求。
韧性都会成为未来天下都会建设的又一生长目的,是为了提高都会的全方位抗险功效,韧性都会将具备“坚定不移”的品质,让都会人民获得更多的清静感、幸福感。通过建设韧性都会,有助于增进都会生长与清静治理的统筹建设。深入构建全方位、多标准、立体化的韧性都会,重点生长都会公共清静包管要害手艺,解决都会清静运行状态动态监测、清静危害评估、危害预警防控、协同组织架构等问题。
韧性都会一连深入推进,有助于新兴信息手艺、公共清静手艺、人工智能手艺等多手艺生长,一连增进前沿基础研究和要害手艺突破,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效果应用。另外,韧性都会建设有助于生长都会清静文化教育系统,将清静文化教育培训纳入国民教育、干部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系统,开展全方位、常态化的公共清静教育。
新京报:海内“韧性都会”建设需要朝着哪些偏向前进和起劲?
孙占辉:首先,生长韧性都会建设条理纵深。社区/街道是都会的最小有机单位,是都会清静文化和韧性理念生长的沃土,进一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都会和提高都会韧性水平,必需发动下层群众的力量和借鉴其自主管理能动性。对此,未来须增强韧性社区建设,提升社区和住民的危害意识,提高韧性理念的社会普及率,增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。
其次,筑牢韧性都会危害感知底座。依托传感器手艺、数字手艺、智能手艺等,加速都会燃气、消防、水务、森林火灾、地质灾难等领域灾难要素监测,汇聚地理信息数据、主要防护目的数据、应急能力数据、承灾载体数据、监测视频等主要数据,打造全灾种、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管理平台,深化灾难机理模子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融合研究,突破灾难危害的超早期识别手艺,提升提防都会灾难隐患能力。增强各行业、各领域、各主体协同合作,配合推进都会系统全领域全方面的危害感知系统建设,实现都会管理降本、增效和韧性。
最后,增强韧性理念文化向下层延展。构建清静文化教育系统、完善公共清静包管网,已经成为我国目今的一项主要国策。要完善公民清静教育系统,推动清静宣传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,培育清静文化,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地。未来,实现下层韧性治理高质量生长,需要增强生长韧性都会理念,践行韧性治理事情,弘扬韧性文化,逐步形成人人自动提升个体韧性、自觉践行韧性都会理念、起劲加入韧性都会建设的优异气氛。
新传感手艺的引入提升了都会运行情形监测实时性
新京报:现在,北京市怀柔区韧性都会项目正在建设中,取得了哪些成绩?北京在推进韧性都会上,需要在哪些方面着重发力?
孙占辉:怀柔区围绕都会空间、工程、管理和社会等领域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,明确了韧性都会建设的联念头制、总体思绪,起劲推进韧性都会在监测预警、防灾减灾、应抢救援、都会管理、生态情形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建设。
选取了需求最迫切、手艺迭代效果显著的燃气清静运行监测专项、电动自行车消防清静专项、韧性都会综合运行监测中心和手艺迭代平台作为一期工程建设内容,并建成了韧性都会综合运行监测中心,中心配备7*24小时值班值守职员,认真燃气、消防、森林防火、灾难监测系统值守事情,知足韧性都会运行监测统一管理需求,知足各韧性都会专项场景的建设规模及营业管理要求。
怀柔韧性都会建设“3+3+N”总体思绪:第一个“3”是“1其中心-韧性都会运行管理和监测指挥中心”“1平台-韧性都会营业平台”“1张网-全要素立体化的智能感知网”。第二个“3”是建设1支高水平、专业的韧性都会运行服务和决议支持服务步队;聚合物联感知领域高端研发资源,打造1个拥有焦点手艺内核的迭代手艺平台;构建1个良性循环的工业生长生态系统。“N”是燃气清静、消防、地质灾难、森林防火、积水内涝和生态情形检测等韧性都会应用场景专项。
新京报:近年来,科技赋能加速了韧性都会建设,能否举几个例子?
孙占辉:新传感手艺的引入,使得对都会运行情形监测的准确性、可靠性、实时性极大提升,能够更好相识都会的运行状态,使得动态剖析都会韧性水平成为可能,如激光甲烷燃气传感器、量子点情形质量监测传感器、超高清超广角视频监控系统等;使用人工智能手艺对种种传感器监测数据举行智能剖析,提高韧性都会监测预警的精度,降低误报率,同时可以镌汰人工事情,提升效能;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系统提供了多种工具,可以极大提升韧性都会妄想事情。